
家住后湖的李女士名下有一部私家车,几年来买的都是平安车险。上个月,她续交了一年保费。不料前两天,快递公司送来一张深圳发展银行信用卡,称平安车险以此答谢客户。“我没有委托他们帮我办卡,他们怎么能擅自泄露我的个人信息呢?”
昨日,记者致电平安车险,客服人员称近期买车险的客户能够得到一张深圳发展银行的i车卡,持该卡在全市所有中石油网点加油都可享受2%的优惠,但业务员必须征得客户的同意方可代办,该卡也不带有强制性质,并称稍后会通知业务员向李女士解释清楚。
深圳发展银行信用卡中心也证实,该行的确向平安车险客户推出了一项活动,活动期间持该行i车卡加油可打98折,消费满1000元后打97折,活动时间为今年4月1日至12月31日。但该中心表示,客户本人须持身份证明和工作证明到银行柜台递交申请资料,才能办理i车卡。
“该行曾发短信通知我成为其信用卡客户,除此之外,没有人询问过我的意见。”李女士的信用卡到底是怎么办下来的?对此,为其办理车险的业务员并未主动答复。
相关阅读:】
车主信息泄露愈演愈烈 监管系统存在漏洞
经销商:争夺客户资源,宁愿信息保密
(南方日报 记者陈志杰 张戈琦)泄露车主信息的主要悬疑对象是汽车经销商,他们拥有售出汽车的第一手资料,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然而在记者的采访中,经销商都异口同声地表示,他们不会也不愿意做这种事。
一4S店销售经理冼表示:“我们才不想客户信息被泄露呢,因为我们和其他店有竞争关系,互相之间是信息保密的。如果泄露了这些信息,就可能流失了来店维修、续保的顾客。”
此外,他还表示,因为一个经销店卖出的车有限,而且品牌单一,所以顾客资料卖出去也不会有市场。据他了解,黑市上确实存在贩卖车主资料的现象,一般一张光盘几百元,就有上万的车主信息。这么大的信息量绝不是经销商能够得到的。
汽车销售业内人士邵女士也表示,经销商卖车主资料的事情比较罕见,反而有耳闻经销商为争夺客户,购买车主资料的情况。一般汽车经销商在卖车之后会由专门的客服专员输入系统,随后上传到厂商的数据库。这样信息的更新速度不会有案例里的那么快。
对于黑市中兜售的车主信息,有经销商直言不讳地说:“就是从车管所泄露出来的,这已经成行业潜规则了吧。”他还表示,一般办理上牌手续涉及多个环节,接触人员较多,兜售资料很可能是个人行为。
保险公司:客户信息是最保密的资源
另外两个泄露车主信息的嫌疑方是保险公司,或是汽车按揭公司和银行。在陈先生的案例中,他并未办理汽车贷款,所以按揭公司和银行可暂时排除。
在正式上牌之前,车主要预先缴纳交强险,在购买保险的过程中实际也向保险公司提交了完整的车辆信息和个人信息。因此,保险公司也可能成为车主信息泄露的渠道。
对于不少车主而言,保险即将到期的时候,经常会收到其他保险公司或中介公司的电话,向他们推荐续保服务。这更增加了保险公司泄露客户信息的嫌疑。
然而太平洋车险从业人员余先生却表示:“客户信息是保险公司最重要、也是最保密的资源。”他认为,公司从规避竞争对手的角度,是不可能去泄露客户信息的。在他们公司里,电脑甚至不能联外网,不能发邮件,这些都是为了防止工作人员泄露客户资料。而且只有进行录单、核保的人员能够看到客户资料。共 2 页 1 [2]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