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上交所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工行高管团队首次对外披露了目前自贸区分行的运营情况,同时透露下一步将联动海内外分支机构,筹措引进200亿元低成本资金,服务自贸区实体经济发展,自贸区分行负有打造“先行先试”示范基地的任务。
昨日,在上交所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工行高管团队首次对外披露了目前自贸区分行的运营情况,同时透露下一步将联动海内外分支机构,筹措引进200亿元低成本资金,服务自贸区实体经济发展,自贸区分行负有打造“先行先试”示范基地的任务。
此外,针对市场关注的不良双升问题,工行高管团队表示,公司贷款新增不良仍集中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个人贷款新增不良则集中于个人经营性贷款。这跟我们近年来出现的整个经济下行,特别是属于制造业的末端小微企业和贸易领域出现的风险问题是直接相关的。
“先行先试”示范基地
去年,上海自贸区挂牌设立,工商银行与数家银行成为抢先入驻的银行。南都记者此前采访获悉,工行自由贸易区支行隶属工商银行北京总行,级别与上海分行同级,暂由浦东支行筹建和托管。工行自贸区支行将独立于工行支付系统,属于境外银行,与工行香港支行或纽约支行性质相同。
不过,成立满周岁,自贸区分行运营情况工行却一直鲜少对外披露。在昨日上交所组织的工行业绩说明会上,工行行长易会满同工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朱长法、信贷与投资管理部总经理毕明强、财务会计部副总经理韩旭、战略管理与投资者关系部副总经理邹新,以及上海分行的行长沈立强在说明会上首次披露了目前自贸区分行的运营情况。
工行高管团队透露,截至8月末,自贸区法人客户累计近8000户,存款余额超百亿元,贷款余额近60亿元。金融创新类融资业务增量超过20亿元,业务储备增量超过100亿元。
对于自贸区分行未来的发展计划,工行高管团队表示,工行将依托覆盖亚、非、拉、欧、美、澳六大洲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综合化的优质金融服务,其中特别提到,联动海内外分支机构,筹措引进200亿元低成本资金,服务自贸区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自贸区企业“走出去”项目。对于自贸区分行,工行的策略是将自贸区分行打造成为“先行先试”示范基地。
整体资产质量基本保持稳定
而对于银行上半年的发展情况,不良上升成为外界关注焦点。从半年报看,工行上半年的不良贷款还处于“双升”的态势。截至2014年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1057亿元,较年初增加120亿元;不良贷款率0.99%,较年初上升5个BP。
对于新增不良的情况,工行高管团队表示,公司贷款新增不良仍集中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个人贷款新增不良则集中于个人经营性贷款。
“这跟我们近年来出现的整个经济下行,特别是属于制造业的末端小微企业和贸易领域出现的风险问题是直接相关的。”对于新增不良的特点,工行高管团队表示,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及产能过剩行业融资等方面,加强总量控制,加快推动三大行业和领域内信贷结构调整,信贷资产质量保持良好。其中,截至6月末,工行融资平台贷款余额较年初下降401亿元,无新增不良贷款,现金流全部覆盖与基本覆盖贷款合计占比98.5%。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44亿元,主要通过存量贷款收回再贷方式支持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至0.67%。但个人按揭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976亿元,不良率0.24%,与年初持平。钢铁等5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为1.29%,贷款余额较年初减少72亿元,不良率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