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银监会出台了规范银行理财产品发售的政策,许多客户从原来的对风险茫然不知到因噎废食。那么怎样客观地认识银行理财产品,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呢?
首先,要认清什么是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广义来说,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基金、股票、信托、保险等等所有用于投资理财的工具。
其次,要读懂理财产品的说明书,具体做到几个“看”:
第一,看产品的风险评级。工行产品风险等级一般按低到高分为PR1~PR5级。一般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均属于PR1级(风险程度为产品保障本金,且预期收益受风险因素影响很小)或PR2级(产品不保障本金但本金和预期收益受风险因素影响较小),总体风险程度较低,适合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等低风险偏好的客户。而偏股型基金、股票等产品受市场行情的影响较大,属于PR4~PR5的产品,适合成长型、进取型的客户。
第二,看产品的投资标的。在理财产品说明书中的“投资对象”一项中,清楚写明了该产品的投资标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资金基本配置在高流动性资产,如债券、货币基金、同业存款或债权类资产等,总体风险程度较低。而有些产品为了能达到较高的收益,会适当配置一些股权类信托、保险、基金、外汇等产品,从而风险程度较高。
第三,看风险揭示书。人民币理财产品中投资者一般面临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产品不成立风险、提前终止风险、交易对手管理风险、延期兑付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在以上风险内容知晓并接受的情况下购买理财产品,就能避免风险来临时不知所措的情况。
总之,理财产品不同与存款,它的投资方向和风险程度都千差万别,投资者不能在不了解产品的情况就跟风购买,或听销售者的一面之词。但也不能一听理财产品有风险就“一刀切”地认为所有理财产品都是高风险的产品,而错过投资的时机。风险和收益总是结伴而行,认清风险,了解你的钱投去了哪里才是理性的投资者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