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管理养老金个人账户超1300万户
今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进一步完善专业化、综合化的养老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对养老保障事业的金融服务。截至上半年末,工行受托管理养老金基金已达590亿元,管理的养老金个人账户1305万户,托管养老金基金3054亿元。
统计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工行服务的养老金法人客户已经达到4.26万户,覆盖了通信、出版、医药等20多个行业。其中,工行针对中小企业资金规模小、专业人员缺乏、单独建立年金计划成本高等实际困难,专门推出了“如意养老”企业年金集合计划服务,通过简便的工作程序、标准的运作流程、规范的管理模式及多样化的投资产品,较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广大中小企业及其职工能够享受到安全、便捷、专业的年金管理服务。
据介绍,自2011年以来,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数每年增长率均在20%以上,员工养老计划、激励计划、持股计划等新型福利计划资产管理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此,工行顺应市场需求积极开展业务创新,目前对养老保障事业的金融服务范围已从企业年金拓展到了职业年金、社保基金、企事业单位综合养老保障基金、个人养老基金等诸多领域,服务对象也从企业客户拓展到事业单位、社团法人及个人客户,服务内容则包括受托管理、账户管理、基金托管、管理顾问、投资理财和代理服务等,涵盖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各个方面。
工行推出小微商户逸贷公司卡
今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持续深化对小微企业的精细化服务,针对小微企业中的POS收单商户,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推出了“小微商户逸贷公司卡”,帮助小微商户拓宽融资渠道。截至今年6月末,工行已通过小微商户逸贷公司卡向近4000户小微商户提供了33.3亿元的授信资金支持。
工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微商户逸贷公司卡”是面向已开办银行POS收单业务的小微商户推出的单位贷记卡,是一款无担保、无抵押、可分期、额度可循环使用的小额信用贷款产品。工行根据商户的POS收单收入情况确定对商户的授信额度,商户可以在额度内通过POS刷卡完成日常货品采购等经营支出。对于那些信用良好、管理规范、已经开办了工行POS收单业务或者由工行清算直联收单的小微商户,只要年收单交易额在30万以上且各月收单交易额平稳,均可申请办理该项业务。而对于非工行POS收单商户,在提供相应材料并满足一定条件下,也可申请办理此项业务。
工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与传统的银行信贷相比,“小微商户逸贷公司卡”的最大优势是“随刷随贷,即时使用”。该卡不仅办理流程快速、授信精确、免除抵押、担保、年费等手续和费用,还可办理分期付款消费、转账以及定制2-24期的分期等业务。值得一提的是,小微商户逸贷公司卡可以在企业授信额度内循环使用,无需每次重复提交贷款申请,尤其适用于餐饮、美发、连锁超市、日用百货、民营加油站、生产批发类小微商户,使日常资金使用及管理更加便捷化,满足实际生产经营需要。
工行文化产业融资余额超过1800亿
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将文化产业作为重点支持的融资新领域,积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引导信贷资源向文化产业倾斜,促进了文化产业繁荣和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统计显示,截至6月末,工行对文化产业的融资余额已达1813亿元,比年初新增372亿元,增量超过去年全年。上半年工行对文化产业的贷款增幅达到了25.8%,是融资增长最快的市场领域之一。
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更好地服务文化企业,工行成立专门团队、出台专项政策、创新专属产品、开辟专有审批绿色通道,支持多种类型、不同规模的文化企业发展。其中,工行尤其重视对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扶持,目前对中小文化企业提供的融资占到全部文化产业融资余额的八成以上,有力地推动了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动漫等新型文化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
据介绍,工行针对文化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广泛且差异性明显的特点,构建起了满足不同类型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企业融资需求的专属融资产品体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围绕核心企业推广供应链融资产品,为40余部电视剧创新推出“影视通”电视台项下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为20多部电影创新推出打包集合放款,助力影视剧的拍摄、推广与发行。对动漫等高成长性文化企业,推出“直投+信贷”业务模式,协助企业引入直投基金,配套发放贷款支持。对文化旅游、有线电视、影院院线等行业,推出了收费权质押融资、银团贷款等产品,满足文化企业发展的融资需要。
在为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同时,工行还不断加快金融服务延展,发挥渠道、科技优势,助力文化普惠消费。如与中国银联等合作发行工银中国旅游卡,提供景区、酒店、保险、购物等全方位旅游相关特惠服务。为中演票务通公司搭建全国性艺术演出票务服务与交易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购票服务。
工商银行拟境内外发行800亿元优先股
工商银行7月25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在境内外市场发行总额共计不超过等额人民币800亿元优先股,其中拟在境外市场发行不超过等额人民币350亿元优先股,拟在境内市场发行不超过人民币450亿元优先股,用以补充资本金。此次境内发行优先股与境外发行优先股相互独立,互不构成条件。
据境内非公开发行优先股股票方案,工商银行拟向不超过200名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境内优先股不超过4.5亿股,优先股每股票面金额100元,总金额不超过45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
工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未变
针对部分银行近日下调首套房贷利率,工行相关负责人24日下午回应,最近工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没有变化,坚持按照差别化个人住房信贷政策和风险定价的原则对贷款逐笔进行合理定价,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个人首套住房信贷需求。
工行被评去年履行社会责任最佳国企
南方周末报社7月25日发布《2013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中国工商银行成为履行社会责任最佳的国有上市企业。
报告称,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包括经济责任、信息披露、慈善公益、劳工责任、环境责任和产品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权重最大,包括年度净利润、年度纳税总额、年度纳税增长率等指标。在中国国有上市企业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包揽2013年度履行社会责任表现前三名。
报告指出,除经济责任外,国企在研发创新、产品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也令人满意。从整体上看,国企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稳中有进。
民营企业方面,华为公司、大连万达集团、苏宁电器集团成为2013年中国内地履行社会责任最好的三家民营企业。
报告称,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它们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世界500强企业在华贡献最多者为大众汽车公司,中国三星公司、施耐德电气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工行企业网银结售汇功能全面开通
今天从中国工商银行获悉,工行于近日全面开通了企业网银即、远期结售汇功能,符合条件的客户只要完成相应系统的设置,便可以通过工行网上银行实时了解外汇价格变动情况,自主掌握最佳交易时机,更可以随时查询结售汇到账信息、成交记录并打印业务凭证,大大减少往来银行网点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早在2013年工行已经开通了对公网银即期结汇功能,在当时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很好地满足了出口客户尽早结汇的需求。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幅加大,进、出口客户汇率对于风险控制的意识均进一步提高,都希望能够及时了解外汇行情,掌握交易时机,自主办理结售汇交易。工行此次适时推出企业网银即期售汇和远期结售汇功能,充分体现了了工行依托强大的科研力量、以客户服务为本的经营理念,赢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工行将继续加强系统建设,通过不断创新、整合资源,进一步提升外汇交易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元化的交易和投资需求。
工行推第三方存管券商POS业务
为进一步方便客户办理业务,工商银行开发了第三方存管券商POS业务。第三方存管券商POS是工行在合作证券公司营业部安装的用于办理第三方存管的POS设备(以下简称券商POS),仅具有第三方存管关系建立功能,没有其他账务支付功能。
客户在券商POS设备上输入证券资金帐号、证券密码,刷工行借记卡并输入卡密码,系统自动读取券商POS设备内预设的营业部信息、借记卡及客户身份信息,完成与工行第三方存管关系的建立。
券商POS使证券开户客户方便、快捷地完成各项手续,提升了客户的服务体验。为客户开通第三方存管业务提供了便利,减少了客户办理第三方存管业务需多次往来银行网点与证券公司的麻烦,此次业务创新,充分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也为今后第三方存管业务更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工商银行行长易会满:加快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新华网北京7月22日新媒体专电“与传媒行业拥抱互联网、发展新媒体一样,银行业也应以开放、创新、共享的态度,积极拥抱互联网,加快金融与互联网的相互适应和融合发展。”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易会满在22日举行的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上表示。
易会满说,互联网本身的互动、快捷、便利等特性,已经改变了客户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及金融服务需求。客户对互联网的高度依赖也正深刻影响并改变着金融业态。以工商银行为例,目前每天2亿多笔业务中超过82%是通过网上完成的,仅网络融资“网贷通”一项的业务余额就达3000亿元,累计发放量超过1.3万亿元。
“近年来,工商银行对互联网金融不但不排斥,还是重要的参与者、推动者。”易会满说,在支付、融资、投资理财、电子商务、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等五大领域全面推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初步形成传统与新型金融业务协同发展的格局。小额便捷的e支付、满足客户日常消费需求的逸贷、针对中小企业的网贷通、主打“名品、名店、名商”的“融e购”电商平台等产品受到客户欢迎。
易会满介绍,早在2000年,工商银行就前瞻性地作出加快电子银行发展的战略决策,在互联网金融的第一轮角逐中抢占了先机。当前,银行业面临利率市场化推进和资本监管的进一步严格等新挑战。在互联网金融的新一轮发展中,工商银行把“大数据和信息化”列为发展战略,将运用大数据打造新的商业模式,推动支付、融资中介和信息中介功能的全面融合,以互联网思维改进服务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
“互联网金融的生命力将会越来越强。在理念和创新方面,互联网企业和银行间可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易会满说,“未来工商银行将投入更多资源,利用科技优势与金融实力,构建起集网银、B2C和B2B商城等线上平台以及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线上线下交互联动,更为完备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和运营体系。”